2023年2月6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 “四梁八柱”建设的指导意见》(长政办发〔2023〕4号),该文件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规划提出:未来5年长沙市及各区县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以下“四梁八柱”进行:夯实四大基础设施(算、网、感、安),突出完善四大综合平台(公共服务、运行指挥、协同治理、中枢使能),重点统筹八大领域应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规划建设、民生保障、生态宜居、交通出行),全市“一盘棋”推进建设。
指导意见相关要点:
1、市政务云:由自主建设向购买服务演进;由分散割裂向一云统管演进;由单一架构向信创兼容演进;由传统云化向云原生化演进;由一力支撑向多力保障演进。
2、“一网统管”:围绕“三高四新”、数字经济、财源建设、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分析;
3、“一脑赋能”:探索社会数据融合,加强部省数据回流,以应用场景牵引促进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开放;
4、八大领域中的重点应用:
经济调节领域(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产业园区数字地图、湖南省大数据交易所);
市场监管领域(市场监管综合业务一体化平台、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商事服务信息平台);
公共安全领域(公安大数据中心、重大安全风险领域的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
城市管理领域(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城市生命线系统、文明创建智能监管);
规划建设领域(智慧自然资源规划、智慧住建一体化平台);
民生保障领域(互联网+教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应用、智慧文体旅服务);
生态宜居领域(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化城市体检、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
交通出行领域(智慧公交场站站点、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城市交通模型仿真平台).
5、集约建设要求:优先保障“四梁八柱”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年度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
6、强化全市统筹: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落实“先审再建”机制,充分利用市级资源。
以下为指导意见全文: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四梁八柱”建设的指导意见
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当前,我市已进入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长沙的新征程,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面临更高要求,亟需对标先进、聚焦重点、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创新开拓建设新局面。为统筹布局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以“四梁八柱”(四大基础设施,四大综合平台,八大领域应用)为统领,促进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数据“一本账”,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的总体要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施强省会战略,以“三融五跨”指导思想为引领,聚焦“四梁八柱”核心架构,着力夯实四大基础设施,突出完善四大综合平台,重点统筹八大领域应用,全市“一盘棋”推进建设,全力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标杆,助推现代化新长沙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夯实四大基础设施
推进“算、网、感、安”均衡发展,构筑融合共享、稳定可靠的共性基础设施,支撑各类智慧应用高效安全建设运行。
(一)算力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市政务云:
- 由自主建设向购买服务演进,发挥云资源集采性价优势;
- 由分散割裂向一云统管演进,推进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统一使用市政务云;
- 由专属部署向混合部署演进,探索“科学用云”机制,推广基于公有云的政务应用分级部署;
- 由传统云化向云原生化演进,探索微服务、容器等技术应用,提高政务云弹性和灵活性;
- 由单一架构向信创兼容演进,打造信创资源池,畅通适配流程;
- 由一力支撑向多力保障演进,对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视频超算中心等计算中心,建立超大规模数据计算服务支撑机制。统筹边缘计算节点建设部署,建立云边协同计算架构。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管委会)
(二)网络基础设施。
- 依托政务网络建设基础,引入前沿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高稳定、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体系。
- 理清全市电子政务外网设施现状,优化网络架构,推进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
- 按需迭代电子政务外网,扩容升级骨干网,扩大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网络支撑能力。
- 完善政务网络视频域,有力支撑全市视频资源传输。全面开展IPv6网络改造升级,推广部署应用。
- 依托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推进政务物联专网建设。
- 探索天基互联网等卫星网络部署应用,完善应急通信网络。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三)物联感知设施。
- 优化全市视频管理体系,统筹“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全市各级各部门前端视频监控建设,依托视频资源云平台逐步推进智能化改造、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实现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保、铁塔视频、工地建设、渔政水运、水利工程、消防安全等各领域视频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 推进智慧灯杆、智慧井盖等市政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动各领域物联感知数据向市城域物联网管理平台汇聚,打造物联矩阵体系,实现统一的物联网指挥、调度、编排等管控和服务支撑。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人居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安全基础设施。
- 完善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建设,加快零信任等新技术应用,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关键节点的安全保护,健全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的城市级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和防护体系,打造“网安长沙”示范品牌。
- 完善国产密码资源池建设,推进国产密码应用。
- 健全政务云同城双活和异地灾备体系,保障重要政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加强数字认证、身份认证等体系建设,确保用户、终端、设备、设施等安全可信。
- 健全政务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防护措施和机制,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
(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委机要局、市国家密码管理局、市数据资源局)
三、突出完善四大综合平台
完善公共服务、运行指挥、协同治理、中枢使能等综合性应用平台建设,有效提高运行管理服务效能。
(一)优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一网通办”。
- 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以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我的长沙”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为总入口,深化各类服务汇聚,提升“一网通办”能力。
- 加强与国家、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对接,拓展网上全流程办理服务事项,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免于提交证照材料。
- 强化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市民一码通”,探索“免申即享”“秒办免办”“民生直达”等创新服务,丰富区县(市)、园区服务专区建设。
- 围绕特殊群体需求,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推进12345热线智能化升级,探索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完善政务服务智能客服体系和知识问答库建设,及时感知社会态势、回应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提升政民互动和政务公开水平。
(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数据资源局、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市司法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二)打造运行指挥平台,推动“一网统管”。
- 推进城市综合运行指挥中心建设,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重点领域感知预警数据全面汇聚,实现平时综合监测、战时联合指挥,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应急管理指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构建全国示范的“一网统管”治理体系提供高效支撑。
- 建设城市驾驶舱,逐步实现资源全域可视、动态监测预警,赋能各级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统筹推进决策信息资源系统建设,汇聚多源数据资源,围绕“三高四新”、数字经济、财源建设、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分析,探索趋势研判、效果评估、风险防控等应用,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应急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
(三)完善协同治理平台,促进“一网协同”。
- 推进政府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升级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基于“长政通”APP打造综合性掌上办公平台,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办公系统,丰富线上办公、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功能,服务公务人员高效协同。
- 推进基层工作平台整合协同,开展“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依托市综合网格管理平台,打造新型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推进基于政务外网的基础信息采集入口统筹,整合基层服务、事件处置、矛盾纠纷调解等业务,破除部门条线壁垒,助力基层工作减负增效。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数据资源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升级中枢使能平台,强化“一脑赋能”。
- 升级迭代“城市大脑”,深化公共数据归集,探索社会数据融合,加强部省数据回流,以应用场景牵引促进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开放;
- 全面完善和推广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共性能力;
- 建设视频资源云平台和城域物联网管理平台,构建全市共享的智能视觉分析、物联感知数据管理应用等能力体系;
- 整合地理空间三库和数字底图,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化建设,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加强时空信息、建筑信息、物联感知、公共专题等模型和数据汇聚融合,构建数字孪生底座。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应急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重点统筹八大领域应用
加快核心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全面提升政府履职和城市运行效能。
(一)经济调节领域
探索数字技术在宏观调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投资监督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应用,全面提升宏观经济调节数字化水平。
- 加快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信息化建设,加强经济数据整合、汇聚、治理,构建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强化涉及国计民生关键数据的全链条全流程治理和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 加强覆盖经济运行全周期的统计监测和综合分析能力,辅助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助力跨周期政策设计,提升经济政策精准性和协调性。
- 构建产业园区数字地图,汇聚共享重点行业数据,赋能智慧园区发展。
- 支持湖南省大数据交易所建设运营,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数据产权交易机制等,释放数据要素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局,天心区人民政府)
(二)市场监管领域
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建设市场监管综合业务一体化平台,打造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实现对重点监管事项的实时跟踪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 推动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构建“一处发现、多方联动、协同监管”闭环机制。
- 加强各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实现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强化风险研判与预测预警,提高监管精准水平。
- 优化商事服务信息平台,打通审批和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形成一体化监管能力。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
(三)公共安全领域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强化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业务融合联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防控数字化水平及城市智慧韧性能力。
- 构建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打击防范电信诈骗信息化、智慧安防小区等建设,构筑覆盖全市的公共安全泛在感知体系,深化智慧风控、智慧指挥、智慧安保、智慧防控、智慧侦查、智慧为民、智慧建警等实战智能应用。
- 打造精准、快速、及时的120急救服务网络,构建现代化急救信息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水平。建设火灾防控智能管理、灭火救援智能指挥、队伍动态综合管理三大系统,支撑“全天候、全地域、全灾种”条件下的科学、高效、安全消防救援。
- 推进覆盖危化品、油气存储运输、化工、采矿企业、地质灾害等重大安全风险领域的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城市管理领域
- 建优用好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市政、智慧园林、慧环卫、综合执法等领域信息化应用体系的整体布局建设,打造高效协同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基本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全面智慧化管理。
- 加快城市生命线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对房屋、桥梁、燃气、供水、热力、排水等重点城市部件的综合监控、状态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升级拓展城市运行监测领域。
- 建设完善智治平台,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智能监管水平,助力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明办,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五)规划建设领域
- 推进“智慧自然资源规划”应用体系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视频监控等感知手段,建成“全市域覆盖、全周期监测、地上地下、二三维一体化”自然资源规划核心数据库,统筹全市空间基准,协同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与实景三维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自然资源规划领域建设成果深度融入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全面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服务共享水平。
- 构建智慧住建一体化平台,推进智慧建设、智慧住房、智慧排水、综合监管等领域信息化应用融合建设,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现工程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六)民生保障领域
积极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的民生保障服务网络,构建全体市民共建乐享的数字生活新方式。
- 以“我的长沙”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为统一入口,探索推进“多卡合一”“多码合一”,丰富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构建集身份认证、待遇支付、资金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 加快“互联网+教育”建设,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体系。
- 深化智慧医疗建设应用,普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现代急救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应用,促进人人享有便捷、智能、均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 构建智慧人社服务体系,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推进社保卡与“市民一码通”融合。
- 打造一体化智慧民政平台,建设民政数据治理中心,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 优化和推广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汇聚盘活全市租赁房源,提高房屋租赁服务体验。
- 推进智慧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构建数据支撑、科技引领、业态创新、跨界融合的智慧文体旅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旅广电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七)生态宜居领域
加快推进数字化监测、管理和服务深度覆盖,促进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宜居度全面提升,打造更高水平的美丽长沙。
- 优化“智慧环保”平台,完善一体化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体系,强化水、大气、土壤、自然生态等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前端感知、业务应用、综合数据、公众渠道全面融合,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平。
- 打造智慧水利平台,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支撑智慧河长制运行,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监测管理水平,提高水旱灾害预警防御能力。
- 整合优化资源投入,打造一批信息基础设施齐全、居民数字生活美好的智慧社区。
- 优化智慧人居信息平台,深化数字化城市体检,实现精细化、可视化、智慧化的城市更新。
- 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渔政监管智慧化,深入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提高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 加快构建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人居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八)交通出行领域
加快构建全环节数字化交通出行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 推进智能网联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快车路协同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充电、公交车智能化改造、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等技术推广应用,治理城市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 推进智慧公交场站、站点建设,提高场站安全管控、资源利用能力,优化公交来时、载客量等精准实时预报服务。
- 推进主动安全系统建设,强化公交车辆安全运行保障。建设公众出行一体化(MaaS)系统,探索公交、地铁、出租车等无缝接驳服务,
- 打通水路衔接瓶颈,统筹管理全市共享电动车资源。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形成协同化“大交通”联动体系。
- 构建统一的静态交通管理体系,打造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全面推进智慧停车场改造和联网,加强城市停车数据共享应用。
- 构建城市交通算法模型和指标体系,推动城市交通模型仿真平台建设,持续提升交通规划建设、交通安全与秩序管理,以及交通服务运营水平。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事务中心,各区县市人民政府,长沙交通集团、市公交集团、市轨道交通集团)
五、工作要求
(一)抓住核心关键。
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四梁八柱”是实施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助推长沙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要聚焦“四梁八柱”相关领域的共性基础设施、共性支撑平台、重点领域应用,大力开展建设工作。
(二)促进融合发展。
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围绕“四梁八柱”核心内容,系统盘点信息化资产,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积极将本领域、区域信息化建设成果融入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总体框架,强化共性能力、集约共享资源,协同推进建设应用水平上台阶。
(三)推进集约建设。
优先保障“四梁八柱”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年度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重点支持建设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保障。要充分发挥市数智科技集团统筹集约建设的职能作用,推进数据融合和系统融合。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有序推进相关建设工作按计划实施,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四)强化全市统筹。
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提高统筹布局、共建共享、协同融合的工作认识,统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市直机关各单位要推行“一级部署,多级应用”,避免重复建设。各国家级园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落实“先审再建”机制,充分利用市级资源。通过全市“一盘棋”部署,一体化建设,力争共建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示范标杆。
本文件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 年1 月19 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有关部门,长沙警备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市委。
来源: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件下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