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起步较早、基础较好。2020年,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武汉启动了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云数通衢、大智武汉”的建设目标,按照“顶层统筹、全局规划”的原则,提出“1+4+6+3”的总体架构(即一云网;四中枢:AI中枢、应用中枢、区块链中枢、数据中枢;六应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办公一网协同、民生服务一码互联、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三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智慧城市“超级大脑”。
武汉城市大脑的建设整体规划
《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于2021年年初正式发布,提出建设城市大脑等八项核心任务,形成了未来三年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按照“1153”总体架构(即1个云网,1个大脑,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等5大重点应用领域,运行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安全等3大保障体系),强化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准研判、协同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和市民获得感体验感。
下一步,武汉市将以云网为支撑,统筹打造全市统一的“武汉云”基础设施,制定建设标准及系统上云规范,提高电子政务网络支撑保障能力;以城市大脑为重点,构建完成四大中枢平台,建设物联感知接入平台,完善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机制,加强七大基础库和十七个主题库建设,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基础;以“六个一”重点应用为突破口,打造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民生服务“一码互联”、政府办公“一网协同”、社会治理“一网共治”、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企业服务“一站直通”的建设目标,将武汉建设成为多方面具备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结合当前阶段武汉市信息化发展实际及城市未来发展需求,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项目以“三融五跨”为指引,以城市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主线,以“四大中枢”(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为支撑,构建数据融会贯通、应用统一支撑、运行精准分析、指挥高效协同的智慧城市基础平台。通过全面汇聚城市运行中的各类数据,辅助开展全局分析和科学调度,广泛赋能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推动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武汉智慧城市项目拥有“1个云网,1个大脑”,覆盖“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5大重点应用领域,强化政府对整个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准研判、协同指挥和应急处置,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市民体验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其“一码互联”应用近期荣获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一等奖。
智慧武汉基础平台建设需求
“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及服务”项目于2020年10月10日开标,中标方为: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标(成交)金额:34997(万元)。
最开始40多家智慧城市企业购买标书,最后实际投标的企业仅有5家。
顺丰科技(投标价格:3.53亿元);烽火科技—腾讯联合体(投标价格:3.50亿元);长江云通—浪潮联合体(投标价格:1.98亿元);神州数码(投标价格:1.79亿元);阿里—中国联通联合体(投标价格:1.69亿元)。
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融五跨”为指引,以城市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主线,以“四大中枢”(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为支撑,构建数据融合贯通、应用统一支撑、运行精准分析、指挥高效协同的智慧城市基础平台。通过全面汇聚城市运行中的各类数据,辅助开展全局分析和科学调度,广泛赋能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各领域,推动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1. 建设城市基础数据归集系统
归集全市政务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建设“集中汇聚、高度融合、及时更新、切实可用”的城市基础数据归集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服务水平,及时更新政务信息资源“三清单、一目录”,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清单,推进全量基础数据向城市基础平台汇聚,形成海量数据资源池。加强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治理,构建“四标五实”(标准地图、标准地址、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网格以及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基础设施、实有物联感知设施)城市运行数据底盘。完善人口、法人等7大基础数据库,建立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17个主题数据库。加快信用数据归集,推动信用大数据在城市各领域广泛应用。通过城市基础数据归集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强化数据的全过程管理,形成“汇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的数据应用闭环,确保数据交换共享的及时有效可控。
(1)摸清数据资源底数
根据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新的要求,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对全市现有需求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及数据资源目录等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构,建立健全日常更新、维护、核验与发布机制。
(2)建设数据资源基础库与主题库
建设物理集中、逻辑融合、及时更新的大数据资源池,实现人口(以身份证号为标识,包含出生医学证明、户籍人口、居住证信息、社保卡信息、户口迁出信息、人口死亡信息等多个维度)、法人(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包含企业基本信息、机关事业单位信息、社会组织信息、企业注销信息、企业吊销信息、异常经营名录、社保参保单位、企业月度办税等)、地理空间(包含基础地理、影像、三维等各方面的数据)、宏观经济(包含城市运行相关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社会信用(包含企业信用数据、其他社会组织信用数据和个人信用数据)、电子证照(包含全市电子证照库相关数据)、物联网感知(包含全市物联感知相关数据)7大基础数据库的集中汇聚和统一管理;完成政务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事项、申报信息、办件过程、办结结果、好差评评价、申办人信息等相关数据)、公共服务(包括水、电、气、通讯等登记和消费信息)、经济运行(包括城市经济运行的各种指标数据)、社会治理(包括社区管理、社会事件等相关数据)、城市管理(包括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运行态势等相关数据)、卫生健康(包括卫生健康领域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及服务对象信息)、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交通控制等相关数据)、市场监管(包括企业监管主体监管信息、项目备案信息、证照到期监管信息、行政许可监管信息等相关数据)、生态环保(包括大气、水、土壤、辐射等相关数据)、应急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消防等应急队伍、防灾预案的相关数据)、平安城市(包括实时视频监控、监控点位情况、监控区位分布、车辆信息等相关数据)、监管执法(包括城市管理、卫生管理、生态环保管理等执法信息)、社区基层服务(包括养老、救助、优辅、优生优育、矛盾化解等相关数据)、教育服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的场所、服务人员、服务对象等相关数据)、养老服务(包括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养老人员、养老政策等相关数据)、文旅服务(包括景区、文旅机构、文旅服务内容、文物保护单位等相关数据)、体育服务(包括全民健康、校园体育、竞技体育等设施和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赛事活动等相关数据)17个主题数据库建设;建立社会经济数据、互联网数据采集渠道,加强与政府数据的汇聚融合。
(3)建立数据共享与管理机制
完善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政务数据资源的采集和交换。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数据使用反馈机制,协助制定武汉市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推行数据治理流程规范化,全面保障和提升数据质量。建立包含数据汇聚及时率、准确率、挂接率、交换率等数据资源指标评估体系,制定数据资源管理考评机制,压实数据汇聚和质量管理责任,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2. 建设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中枢系统
构建覆盖全市、技术领先、统一支撑、服务共享的中枢系统,形成数据汇聚、开发、分析、服务、治理、应用一体化的支撑体系。
(1)建设数据中枢
构建数据全流程一体化数据中枢,建设数据感知采集体系、数据融合处理体系、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到应用的全流程贯通,形成全市覆盖、技术领先的大数据支撑体系,有效推进武汉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管理、安全应急、决策指挥等高效运行和应用创新,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
全面构建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的城市数据资源采集体系,明确数据要求,打破数据壁垒、拓宽数据获取渠道,依法依规采集汇聚政府部门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等数据资源。
全面构建智能处理、精细治理、分类组织的大数据资源融合处理体系。按照“一数一源、数源法定”原则,以办成一件事等应用为导向,开展标准统一的数据处理和治理,提高数据关联度和业务紧密度,提升数据质量和精准授权的能力,科学分类构建海量数据资源池,形成全市一体化的各领域数据资源库。
全面构建统一调度、精准服务、安全可控的大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数据资源潜能,打通数据交换渠道、丰富数据服务模式,有效支撑各业务部门业务应用。“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推进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跨领域数据的按需互通共享。梳理社会对政务数据开放的需求,制定开放计划,实现政务数据资源以机器可读方式向社会统一集中开放。
城市基础数据归集服务是在数据中枢各平台工具支撑之下进行城市数据资源的梳理及接入工作,拓展釆集渠道,延伸感知触角,全面、高质量釆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资源,为数据中枢及智慧应用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2)建设人工智能中枢
建立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能力中心,接入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算法能力,提供算法管理和开放等功能;构建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算法模型和算法能力的场景式编排,并向应用提供服务接口,支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建设;加快探索城市服务、城市治理和城市决策等领域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智力”赋能。
(3)建设区块链中枢
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深化区块链与电子政务的技术融合,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服务。
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领域先行应用,以武汉市“一网通办”和政务事项的快速办理为目标,提升政务事项办理效率,优化事项办理流程,解决政务数据跨部门协同共享存证和互信问题,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后续将拓展到税务、司法、卫健、市场监管、应急等领域,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基于区块链中枢打造更多应用场景。
(4)建设应用中枢
围绕智慧城市各类业务应用的共性建设需求,建立开放融合的应用中枢。建设应用服务平台,实现组件服务的统一发布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应用运营平台,辅助运营优化,助力数据增长;建设应用开发平台,提升应用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统一身份核验、统一用户中心等公共业务支撑;建设应用接入平台,为各类应用提供安全、可控、高效的接入和鉴权等服务。
3. 依托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构建智慧示范应用
(1)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目前,市级政务服务“一张网”已完成市综合窗口统一收发件系统、市统一行政审批系统、市工程建设并联管理系统、市智慧管理平台、自助政务服务系统、市电子证照库、电子档案、电子签章等业务系统建设,与国家、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接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建成。亟需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深度互联互通,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
首期,优化升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各级各类业务系统开展深度对接,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网络通、业务通、数据通,电子证照应用率达85%以上,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线上事项达1000项以上,“网上办”事项比例达95%以上,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70%以上。
两年内,深化推进各级业务系统全面深度对接,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深度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前列。
(2)推进政府办公“一网协同”
建设政务协同办公即时通信系统,建设督查督办系统和更多办公应用,覆盖单位包括各区(开发区、功能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各相关单位提供统一的移动办公入口。深度对接各区各部门已建办公OA系统,集成各类政府办公智能应用30项以上。
(3)打造民生服务“一码互联”
依托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构建全市通用的“市民码”,连接城市服务各类场景应用,实现“多码合一、一人一码、一码互联”。打造统一的城市服务入口,覆盖生活缴费、智慧停车、公共交通出行、预约挂号、社保公积金查询、交通违法处理等各类信息服务,实现120项以上公共服务一站聚合、一码互联。连接医疗、养老、社保、交通、文化、体育、旅游、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切实增强市民体验感和获得感。
(4)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打造城市运行管理平台,集成城市体征监测、态势感知、大数据建模分析、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调度等功能,整合相关部门资源,运用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在社会治理、应急预警、民生需求、产业发展等领域建成60个以上城市运行指标模型,逐步构建与城市运行同步的数字孪生城市,全时空协同处置城市运行各类事件。建成“能感知、能思考、能指挥、能决策”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通过建设综合指挥平台,利用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综合指挥机制,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能力。
(5)完善社会治理“一网共治”
构建人群分析、社区监测、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等社会治理事件发现引擎,通过事前采集、事中跟踪、事后反馈的全闭环事件模式进行事件流处理。依据风险研判规则和分发策略对事件进行智能调度,根据事件跟踪对事件态势进行实时感知。对接“民呼我应”“社管平台”“一码互联”、执法监管等主要社会治理类应用系统。集成更多社区事务信息化、智慧化,掌握民情动态和服务需求,切实减轻多头填报等基层工作负担。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事件智能感知,为智慧社会治理提供支撑,建设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6)推进企业服务“一站直通”
畅通企业诉求渠道,落实惠企政策精准化服务,重构全市信用数据体系,打造更多企业服务的应用场景。实现政府和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无缝对接,通过全过程跟踪服务、跨部门协作监管,构建快速响应企业诉求的闭环服务链,提高政府企业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4. 构建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支撑体系
(1)构建安全体系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安全体系按照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建立城市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为目标,从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层、应用层四个层次采用多种安全防御手段或工具实现对系统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以应对智慧城市基础平台的安全技术风险。通过建设安全运营管理中心,配套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新型安全运营技术和管理体系,以自动化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最短时间内对安全事件进行有效处置,保障智慧城市基础平台的网络空间安全、稳定,智慧应用系统持续、有序、安全运转。
(2)建设运维体系
建设一套运维管理平台,为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应用四大中枢提供运维管理支撑,同时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开放标准化的接口对接云管平台,从逻辑层面和数据层面实现智慧城市基础平台的统一运维管理。
(3)制定标准体系
从总体、技术、业务、管理、运营等维度制定适合本项目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武汉智慧城市“一码互联”项目荣获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于4月26日晚出炉了!经过激烈角逐,由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与腾讯公司组建的武汉智慧城市“一码互联”项目团队在数字政府赛道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一码互联”项目为武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载体为“武汉战疫”小程序。截至目前,基于市民需求,围绕码场景融合、市民码体系建设和运营,“武汉战疫”小程序实名注册用户达2018万,已推出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户政住房、教育服务等多类便民服务主题,近期将完成累计118项高频民生服务和31类电子证照的上线工作,涵盖更丰富广泛的民生服务场景。
未来,通过市民码体系建设,市民将体验到更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生活服务。如通过市民码与文旅码的融合,市民可一码预约、一码游景区,还将拓展更多场景,实现“一码游武汉”“一码住三镇”。
“武汉战疫”小程序诞生于2020年2月8日,在武汉经历重大考验时及时推出健康码应用,截至目前,健康码社区扫码总量累计近5亿人次,总调用近11亿次,助力英雄之城武汉重新焕发活力,被人民日报评为“科技战疫2020中国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健康码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武汉战疫”小程序将更名为“i武汉”,拓展延伸健康码服务功能,转型升级为武汉民生服务移动端总门户,为武汉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惠民服务。
评委会成员之一、赛迪智库信软所数据治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伟玲点评道:“多码合一对于用户端来说是一项福利,但多码合一的实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打通各个条线的数据,从武汉一码互联项目我们看到理想照进了现实,让技术真正以人为中心,为用户带来了更多更好的福利。”
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2020年12月2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2月22日
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加快提升具有武汉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指导未来三年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应用创新为驱动,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模式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原则
——应用导向,服务群众。坚持将人民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实际困难。
——强化统筹,共建共享。坚持统筹集约建设云网基础设施、城市大脑等统一支撑体系,推进数据资源深度整合与开发利用。
——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坚持创新建设运营模式,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制度先行,安全可控。坚持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措施落实,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安全可控。
(三)建设目标
按照“1153”总体架构(即1个云网,1个大脑,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等5大重点应用领域,运行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安全等3大保障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构建智慧城市“超级大脑”(以下简称“城市大脑”),强化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准研判、协同指挥和应急处置,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民生服务“一码互联”、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企业服务“一站直通”,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市民体验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将我市建设成为多方面具备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二、八项核心任务
(一)全力打造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基础平台,以城市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主线,打造感知、联结、计算、运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数据中枢,形成汇聚、治理、共享、分析、开放的数据支撑体系,构建统一对外数据服务能力。建设应用支撑中枢,提供公共业务支撑和技术支撑,形成便捷部署能力。建设人工智能中枢,构建AI算法模型库,支撑城市各类智能化场景应用,提供人工智能算力。建设区块链中枢,构建平台化、标准化、组件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为电子证照、信用监管等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区块链基础能力。抓紧完成城市大脑数据、应用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四大中枢基础能力建设,确保2021年城市大脑赋能智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下同〉)
(二)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开放。完善数据资源汇聚和共享机制,加强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提升数据资源“聚、通、用”水平。及时更新发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推进基础数据向城市大脑汇聚。加强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治理,构建“四标五实”城市运行数据底盘,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 建立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主题数据库,支撑政府数字化治理场景应用。加快信用数据归集,推动信用大数据在城市各领域广泛应用。通过城市大脑开展数据交换共享,确保数据交换共享的及时有效可控。建立数据开放管理机制,依托城市大脑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我市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进入全国前列,2022年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达到80%及以上。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开展数据开发和增值应用创新,激发数据价值。(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三)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深度对接全国、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为推进落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提供支撑。重塑网上办事流程,拓展网上办事广度深度,推进各级各类业务系统深度联通。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比例2021年达到98%以上,推进更多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可办、跨省通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走在同类城市前列。深化电子证照应用和数据共享,聚焦户籍、交通、医疗、税务、教育、住房、公积金等领域,“全市通办”和“一张身份办成事”事项分别达到200项以上。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智慧监管主题数据库,推动监管信息全程可溯,为监管综合服务、风险防控预测预警和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四)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建设数字政府协同办公平台及全市统一的国产化电子公文集约化系统,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等应用,打造全市政务运行枢纽。加快“武汉政务”系统建设和推广,推动各部门数据资源应接尽接、办公应用应上尽上,2021年集成各类政府办公智能应用30项以上,打造“一机观全城”的数据座舱,实现对内办公一套系统、一个平台。完善全市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库和集约化平台,将各部门和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政府网站全部整合至市集约化平台,推动政府网站信息向“两微一端”延伸,实现对外服务一个网站、一个APP,提高政府网站运行管理水平和宣传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责任单位:市委机要保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
(五)推进民生服务“一码互联”。整合汇聚现有移动民生服务,打造统一的城市服务入口,覆盖生活缴费、智慧停车、公共交通出行、预约挂号、社保公积金查询、交通违法处理等各类信息服务,2020年实现30项公共服务一站聚合、一码互联,2021年6月底之前连接医疗、养老、社保、交通、文化、体育、旅游、水电气等公共服务,构建“多码合一、一人一码、一码互联”的城市码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拓展提升城市码服务能力,在停车缴费等场景中推行无感支付,切实增强市民体验感和获得感。(牵头单位: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城投集团,各区人民政府)
(六)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整合城管、交通、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等领域相关资源,运用城市信息模型技术,2021年在城市管理、应急预警、民生需求、产业发展等领域建成40个以上城市运行指标模型,逐步构建与城市运行同步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集成城市体征监测、态势感知、大数据建模分析、经济运行、应急协同、指挥调度等功能,全时空协同处置城市运行各类事件,连通90%以上的城市治理智慧应用,统筹建立一批以“办好一件事”为目标的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业务场景。(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应急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七)推进社会治理“一网共治”。推进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整合“市长专线”“民呼我应”“武汉微邻里”等平台,深度对接各类市民诉求反映渠道,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发挥好综治网格化平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平台在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管控以及重点问题整治等方面的应用,以综治网格化平台为基础,升级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平台,探索智能服务、智能决策和智能监管等领域应用。(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八)打造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建设集企业征信、服务和监管于一体的“企呼我应”集约化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和企业线上连接通道,归集惠企政策,连接企业诉求,实现惠企政策的精准推送和线上反馈,形成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置。2021年6月底之前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涉企服务数据,推进全市信用信息、监管数据汇聚和共享互认,为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和政府监管提供信息支撑。(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各区人民政府)
三、重点领域建设任务
(一)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1.加快城市网络升级。超前布局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城市”。推动IPv6规模部署,形成全市范围的IPv6覆盖能力。2021年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大幅提升骨干网带宽,合并各单位自设专线和互联网出口,加强安全防护和运营管理,逐步实现各单位专网向电子政务内、外网迁移整合。推进5G网络实现全市域连续覆盖,推动5G网络应用场景示范,确保全市5G网络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各区人民政府)
2.统筹建设“武汉云”。科学布局数据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武汉云”基础设施,制定“武汉云”建设标准及系统上云规范,建设统一云管平台,逐步对接、纳管各区、各部门已建成的政务云,推动政务云应上尽上。推动武汉超算中心建设,峰值计算能力达到同期全球先进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区人民政府)
3.建设统一的物联感知体系。按照补充、提升、统筹的原则,完善物联感知设施,三年新部署城市治理物联感知节点10万个以上,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新型智慧城市全域物联感知体系。2021年搭建统一的城市物联感知平台,形成全时全量的物联感知数据资源池,推动物联感知数据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城市治理领域
1.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可视。2021年12月底之前完成智慧城管二期建设,推动城管数据平台与城市大脑深度对接,利用视频识别、物联感知、AI分析等技术提高事件智能发现以及处置能力。持续推进智慧环卫系统建设,健全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体系,探索开展垃圾收运车“一车一码”、垃圾收集点“一点一码”试点工作,提升垃圾收运处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户外广告设施“一户一档”管理系统,提升全市户外广告监控巡查智能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2.推进智能交通联网治堵。推动智慧交通出行建设,实现一体化、全流程智慧出行服务。整合车流、人流、物流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数据资源,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指挥和管理,提高通行效率、运力衔接和应急处理水平,2021年城市拥堵指数下降10%,2022年下降25%。搭建市级物流设施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城市智慧物流建设体系。深化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建立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为一体的智能路网基础设施,实现“人—车—路—云”高度协同,培育产业生态。(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
3.深化平安城市智慧防控。提升公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整合公安数据资源,再造现代警务流程。推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推动重点公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100%联网共享,建设全方位治安防控感知体系,实现重点区域、重要关口、重要时段的全天候无死角防控,提升针对重大案事件的提前发现、动态预警和重点防范能力。强化司法行政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整合,聚焦戒毒、社区矫正、法治综合管理的智慧化建设,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体系。(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4.推进智慧应急一体联动。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通信网络及平台建设,2021年6月底之前完成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燃气、桥梁、危化品、森林防火等领域的实时监测,升级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复盘分析等功能,打造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城市智慧应急指挥调度管理体系,提升各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的智能化应急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委、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卫生健康领域
1.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运行体系。尽快完成以新冠肺炎为病种的应急系统功能建设,2021年底之前完成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完善智能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改进不明原因聚集性病例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方式,通过公共卫生疫情直报系统、发热门诊、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药品零售、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大数据监测,实时动态关注居民健康变化情况,强化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实时监测。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风险预警,强化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处理能力。(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2.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加快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建成卫生健康市、区一体化平台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汇聚打通全市医疗数据资源,完善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库。创新卫生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实现业务互联互通和诊疗数据共享,开展线上健康咨询、在线智能诊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医疗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市、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四级以上标准,基层卫生统一服务平台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就医流程,打通医疗、医保、支付系统,开展“先看病后缴费”试点。(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四)惠民服务领域
1.推动社会保障服务创新。拓展社会保障卡(电子社保卡)在定点医药机构、养老保险、就业失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电子社保卡支付覆盖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就医场景。在社保待遇资格、职称证书领取等领域探索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开展远程认证。打造智慧康养新模式,推进国家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工作,建设10个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完善全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城市标杆。(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2.促进智慧教育服务公平普惠。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在深入推进“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和“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目标的基础上,深度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重构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治理、改革教育评价,基本形成“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3.推进文旅体育数字化融合。通过城市码连接各类文旅服务系统,推动“一码游全城”。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提升全市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设。推动VR技术与博物馆发展深度融合,打造“不关门的数字博物馆”。推进“信用+阅读”的智慧图书馆及配套数字资源建设。汇聚全市体育设施、健身资源等相关信息,为市民提供信息查询、健身指导、场馆预订等服务,打造“12分钟智慧健身休闲服务圈”。(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五)人居环境领域
1.推进城乡建设智慧化管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化管控,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智能化支撑体系。强化市政综合管网资源数字化、可视化管理。提升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屋安全管理、住房保障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市智慧园林和林业建设,完善园林和林业生态“一张图”,2021年3月底之前完成智慧湿地建设。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监管部门的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监管平台。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支持各区农业智慧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数字乡村试点,智享农民生活。(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人民政府)
2.加强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各领域物联感知应用,2021年构建全面的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符合安装条件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全覆盖。依托城市大脑,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汇聚、共享与利用,生态环境预测预警与决策辅助能力显著提升。完善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推进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城市公用事业企业数据共享,及时监测水电气等使用情况,实现对城市能源的有效监管。对接湖北省长江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河湖治理等重点工作,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落实。完善城市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快速精准的智慧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各区人民政府)
3.建设智慧水务。完善智慧水务前端感知体系,加强水务治理全流程在线实时监测。加强城市雨水基础数据采集监测,叠加城市洪水、污水、排水等各类数据,构建智慧水务专题图层和智慧海绵城市雨水监测分析模型。建立城市水务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源、供、排、污、灾”全过程综合管理能力。(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人才保障。加强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从各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抽调信息化业务骨干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集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攻坚。建立适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机制,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的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素养培训。(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创新运行管理体系。强化全市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严格执行全市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化项目年度计划和项目管理机制,推行“四不准”“十统一”建设准则。整合现有信息化建设财政资金资源,集中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购买服务。充分利用各项支持政策,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大力吸引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各类优秀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关键支撑平台、安全保障等标准规范建设,推动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工作机制。完善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办法,统筹管理全市的政务和公共数据,明确数据权责和管理边界,规范数据的共享、开放、开发和应用流程,破解数据使用瓶颈,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以及智慧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切实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建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落实数据安全备案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大数据安全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依法规范以经营为目的重要数据或者个人敏感信息采集和使用行为。(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加强考核评估运用。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智慧城市各领域发展水平、建设任务落实情况、数据资源共享情况和信息化项目应用效果进行专项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后续信息化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数字武汉的描述
第四章《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武汉》
坚持数字牵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数据资源有效利用, 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更好赋能实体、 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第十三节 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
充分发挥超大城市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 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一、推动数字产业化
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 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 片、DNA 存储等前沿技术布局。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培育壮大人 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网络安全等新兴数 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布局虚拟/增强现实等前沿产业。建设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扎 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数据中心、中金数谷、中国电信中部大数 据中心、武钢大数据产业园等建设,加速建设区块链产业创新发 展示范区,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二、促进产业数字化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依托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 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广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 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推广应用一批工业APP,建设国家新型工 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武汉∙工业互联网),创建国家“5G+工业 互联网”先导区。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打造一批标杆性的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等, 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发展数字化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 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促进 移动互联网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实施无人仓建设等物流智能化 改造行动,支持网络直播、电竞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加快农业 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
专栏6 数字经济“573”工程
发展 5 大数字“新基建”。建设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存算一体数据中心、 城市物联感知体系,推进工业互联节点成网,超前部署卫星互联网,形成 适应产业经济和超大城市治理要求的坚实数字经济底层。
发展 7 大数字“新产业”。聚焦 “光”产业,在 5G 芯片、光纤光缆、传 感器、光器件、终端及应用、激光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芯” 产业,建设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封装测试、产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 聚焦“屏”产业,发展印刷显示、M-LED、3D 显示等前沿技术,形成国内 最先进的全尺寸面板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聚焦“端”产业,推进高端平板、 手机、PC、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数字家庭、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无人机、物联网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与 应用。聚焦“网”产业,发展网络安全、工控安全、移动安全、网络与边界 安全、安全芯片等自主可控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云”产业,发展以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为先导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聚焦“智”产业,推 进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与应用。
发展3 大数字“新融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促进 产业和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第十四节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
促进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 方式创新,不断弥合“数字鸿沟”,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一、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
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共享数字发展红利。加快教育、医 疗、养老、就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推广远程医疗建设,优化智慧养老综合体布局,完善线上就业服 务,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跨部门跨地域应用。打造民生 服务统一入口,覆盖生活缴费、智慧停车、公共交通出行、预约 挂号、社保公积金查询、交通违法处理等各类信息服务,实现信 息服务全覆盖。加强数字技能普及培训,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二、推动数据资源有序开放
建设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和主题信息资源库,丰富数据资源。建 立公共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加速公共数据整合应用,打造一批具 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场景。加强面向垂直应用领域的平台与“城 市大脑”对接,促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 区,以政务数据开放带动行业数据开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
三、健全数据发展制度规范
完善数据基础通用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建立数据资源目录体 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系统归集、治理、融合数据资 源。积极参与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国 家、行业基础标准制定,推动数据资源有效利用。探索地方数字经 济立法,建立健全面向数字经济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
第十五节 提高政府数字化水平
以数字赋能政府转型,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一、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程、无线政务专网提升工程和统一网络运维平台建设,打造新一代电子政务网,实现“政务全连接、网络全覆盖”。科学布局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武汉云”基础设施,制定“武汉云”建设标准及系统上云规范。建设统 一云管平台,逐步对接、纳管各区、各部门已建政务云,推动政 务云应上尽上。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打破部门 间信息壁垒,推动“全域全量”政务数据融合治理。推进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健全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统一联动和线上 线下融合的新型政务管理体系。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政 务服务同步受理、协同办理、并联审批。加快“鄂汇办”武汉专区和“云端武汉”建设,实现交管、税务、医疗等重点服务事项“掌上 办”。探索个性化政务服务,从“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深 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建立公众评价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完 善政府数字化监管模式,提高科学精准治理水平。
二、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
实施城市基础数据与城市大脑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 型。构建“四标五实”城市运行数据底盘,完善人口等7 大基础数据库和政务服务等17 个主题数据库。建设数据、应用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4 个城市大脑中枢平台,打造感知、联结、计 算、运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集 成城市体征监测、态势感知、大数据建模分析、经济运行、应急 协同、指挥调度等功能,拓展城市仿真实验室功能,全时空协同 处置城市运行各类事件。加快推进数字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数字 化管理水平,推进数字试点社区和数字品牌社区建设,支持智能 家居发展,形成“智社区,慧生活”的良好社区体验。到 2025 年, 重点领域“城市大脑”连通率 100%。
专栏7 数字城市建设应用工程
- 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更多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可办、跨省通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走在同类城市前列。
- 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实现对内办公一套系统、一个平台,对外服务一个网站、一个APP。
- 推进民生服务“一码互联”,构建“多码合一、一人一码、一码互联”的城市码服务体系,拓展提升城市码服务能力。
- 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整合城管、交通、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等领域相关资源,全时空协同处置城市运行事件。
- 推进社会治理“一网共治”,整合“市长专线”“武汉微邻里”等平台,推进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
- 打造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建设“企呼我应”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和企业线上连接通道,实现惠企政策的精准推送和线上反馈,形成企业诉求的 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置。
专栏13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建立开放有序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整合政务大数据 资源,打造数据融合贯通的城市运行管理基础支撑平台。推进政府数据开 放共享,建设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 源清单管理机制,健全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 范,开展数据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数据经济融合发展机制,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本站综合编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