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所有设区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建好、用好智慧城市帮助城市高效治理,让市民享受数字红利成为智慧城市落地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
青岛市“1+5+N”数字赋能多领域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青岛市目前已形成1个市级平台加10个区市中枢的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目前全市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双12”驱动新模式,正聚力打造城市云脑“五个一”工程。
一是数字平台“一网支撑”,我市充分整合全市通用政务数字资源,汇聚融合后作为标准化能力进行发布、共享、开放,让数字化资源高效流动。
二是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我市以“一个场景”为导向,推动资源全面统筹,线上线下联动处置,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重点推动12个城市运行“一个场景”。
三是民生服务“一网通办”,我市将分散在各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惠民利企便捷化水平,重点推动12个政务服务“一件事”。
四是经济发展“一网智享”,我市面向社会需要和城市发展,对公共资源进行全局优化配置和调度,构建城市级复合业务场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区市中枢“一网同联”,构造10个区市特色场景,打破行政区划间平台壁垒,构建全市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
动态感知智慧监管,汇聚亿级海量数据为城市赋智
2020年,青岛市先后印发《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指引》,截止目前,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青岛市城市云脑市级平台已汇聚23万路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共享30亿条政务数据、1万余项数据资源目录、1300余项数据指标,发布了渣土车识别、道路遗撒等326类算法,接入社会治理网格化、生态环境大数据等154个业务系统,融合防汛抗旱、垃圾分类等267个专题应用场景,打造了14个多跨综合应用场景。
聚焦优政惠民,区市云脑服务中枢创新服务场景
其中,在城市治理方面,青岛市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高点视频、低点监控、AI算法、业务数据等资源,将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基层治理、文明创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千条线”纳入“一网统管”,提升了城市燃气、城市供热、环境治理、建筑垃圾、垃圾分类、户外广告、城市亮化、渣土车、违建治理、市容秩序等领域的智慧化监管水平。
在市区一体化体系下,青岛各区市云脑中枢均已开始在各类特色场景中展现成效。
- 市南区接入27万栋房屋数据、505个基础网格,建成5个主题库、21个业务专题库,构建基层网格统一管理新格局;
- 市北区建立区级人口、法人等中央库及20余个专题库,共整合50个单位和系统的570类8900余项4.2亿余条政务数据,近300个数据图层;
- 李沧区以“有形服务、无形治理”为建设理念,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个领域12项专题;
- 崂山区融合全区2万余路摄像头、卫星遥感等数据构建空天地全域感知体系,建立了一网统管工作平台,打造了疫情防控、张村河改造等15个应用场景;
- 西海岸新区融合汇聚3万余路视频监控、1.9亿条政务数据、31个AI场景;
- 城阳区融合全域视联感知、无人机高空监控协同、“两车一机”指挥调度等资源,打造了区级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
- 即墨区打造了“林业卫士”“国土卫士”等重点应用,预警森林防火事件100余次,减少管控72%的非法、违法行为,海岸线处违法执法效率提升64%;
- 胶州市集中打造经济运行、城市建设、基层驾驶舱三大专题,一体化协同、重点项目、宜居宜业、疫情防控四大板块,重点建设了18个应用场景;
- 平度市建立“市级、镇街、社区、网格”四级指挥体系,以城市大脑为基础,构建市域治理、智慧城管、智慧安监等9大应用场景;
- 莱西市重点打造建设农业大数据、乡镇微网服务、数字党建和基层治理场景,打造农村区域特色的智能化服务典型,形成基层问题排查处置闭环。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加速推进城市云脑赋能行动,基于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建设应用(UCS),深化全市数字化资源“一网统揽”,创新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全力打造“可感知、能指挥、自进化、会思考、有温度”的城市云脑智能化中枢,推动城市云脑从“能用”向“管用”“好用”提升。
(来源:青岛日报)
数据赋能全面升级 推动数字青岛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2年2月,复旦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暨“中国开放数林指数”,青岛市蝉联第一等级,获得最高奖——数开繁盛奖。“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和《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评估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专业指数和报告。自数林指数评估开始以来,青岛市均名列前茅,这与市大数据局在数据共享开放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密不可分。
组织开展专项攻坚行动 打造典型应用案例
2021年,青岛市大数据局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主线,统筹兼顾数据安全和开发利用,开展“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以数据壁垒清零、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提质、数据安全保护四大专项行动为主要任务,聚焦流程再造、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了128个典型案例,8个入选《山东省2021年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一是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组织梳理形成“双12”数据需求清单,多次召开数据共享协调会议,有力支撑了“双12”应用场景建设,5个政务服务“一件事”平均提交材料从30项压缩到18项,跑腿次数从6次减缩到1次。如,协调打通公安、自规等9个部门20余项数据,助力20余万学生家长义务教育入学“零跑腿”;通过将死亡数据、身份证等5类数据在卫健、民政、人社、医保等6个部门间共享,实现10项公民身故相关业务自动核实注销或停发。
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组建营商环境数据共享保障工作小组,聚焦政务服务、登记财产、建筑许可等6个指标,全面摸底数据需求,通过专题协调会、省市视频对接会议、赴省驻地对接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共享,支撑各项涉企服务便捷化、精细化。如,推动在全国率先实现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企业所需提交材料由原来的7项缩减到0项,所需填写信息字段从84个缩减到13个,缩减比例达到85%;助力实现惠企资金“免申即享”、“无感兑现”,累计兑现资金超4亿元,惠及企业近千家。
三是持续赋能基层治理。支持296万次人口信息与疫苗接种数据比对,为我市优化接种计划、精准有序接种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大减少了基层防疫人员工作量。为10区(市)提供上亿条数据支持,破解基层“九龙治水、各自为政”难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如,市北区建成“党群e家”,能准确感知治理态势,及时发现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先后被央视、《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
四是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建设完善线上“数字实验室”,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资源。目前,已与44家企业进行对接,国信科技、翼方健数等11家企业入驻,已支持海尔财务公司利用公共数据为“工赋青岛”平台上2.2万家企业提供用户画像和交易对手风险判断服务。“数字实验室”应用案例入选《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获评数字政府“二十佳”优秀创新案例。加快推进数据流通,搭建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专区,推动数据要素在胶东经济圈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助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争取省大数据局支持,挂牌建设山东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创新开展海洋数据汇聚、治理、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工作;支持莱西市率先开展数据资产评估试点。
加快构建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深入推进数据有序共享
一系列创新应用的背后,是大数据局不断推进数据共享开放的努力。
一是制度创新,建立数据共享“负面清单”。全省首创数据共享“负面清单”制度,有明确法律规章依据不可共享的数据,经核准后列入“负面清单”,其余“应共享、尽共享”,进一步明确数据共享边界,提升共享效率。
二是源头管理,构建数据生产供给闭环。以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为抓手,构建“项目立项-系统建设-数据供给”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严把审核关,针对已建系统尚未实现数据共享的部门,不再审核其新建项目,从源头上解决“有系统无数据、有数据不共享”的问题。
三是汇聚治理,筑牢数据资源根基。围绕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双12”等重点工作,加强数据归集,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等基础库,建设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疫情防控等主题库和专题库,新归集328类7.1亿条数据,累计归集190余类2900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建立数据治理系统,构建数据质量评估指标,组织开展数据质量自查和抽查,推动卫健、民政等13个部门对129类542万条问题数据进行整改。
四是强化对接,加快破除数据“壁垒”。开展“数据壁垒清零”攻坚行动,面向政府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数据“壁垒”问题,全面摸排企业和群众办事和生活中的“重复交材料、多部门跑腿”问题,以及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共143个。围绕数据“壁垒”清零、优化营商环境、“双12”等重点工作,强化数据供需对接,共组织召开市级数据共享协调会议30余次,为全市64个政府部门、区市、市直单位提供1558项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市级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9.5%。
全面提升提高数据服务效能,加快释放数据要素红利
2022年是数字强省建设的突破之年,也是数字青岛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锚定‘数字青岛建设创一流’的目标定位,围绕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市大数据局将紧跟数字青岛建设新形势、新需求,加强改革创新,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主线,实施“数源、数治、数用”三大行动,以强化数据统筹为核心,以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为载体,推进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应用、开发利用、安全保护四项任务,创新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模式,全力支撑数字青岛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数据集中汇聚治理。建设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加强政务数据集中汇聚,创新数据汇聚方式,从“逻辑汇聚”为主向“物理汇聚”为主转变,统一开展数据治理,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夯实数据资源根基。
二是持续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依托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将数据共享模式以“部门间接口调用”为主向“统一提供数据服务”为主转变,解决部门专业人员不足、响应慢等问题,发挥专业力量,进一步拓展数据共享范围,丰富数据共享方式,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建立常态化数据供需对接机制,积极主动与省局对接,提升跨层级数据共享效率和质量,打造一批典型应用案例,组织观摩交流,加强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复制推广。
三是推进政企数据开发利用。加大数据开放力度,依托线上“数字实验室”,积极探索政务数据运营,发挥市场主体力量,充分挖掘应用场景,促进政企数据供需对接、有序流通和创新应用,研究建立政务数据要素生产、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数据战略、数据合规、数据经纪、数据分析等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
四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严格落实各级数据安全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完善流程、制度和规范,确保数据规范使用,加快推动数据分类分级,加强数据脱敏脱密、隐私计算、风险识别与防护、数据溯源追踪等技术应用,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青岛建设总体思路和建设做法
青岛市数字城市建设获评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第6名,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再次进入全国前5名,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位居全国开放数林标杆城市第2名,青岛政务网位列副省级及地市级城市政府网站第1名,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两次宣介推广……细数过去几年来,青岛市大数据局的成绩在全国走在前列。
近年来,青岛市大数据局落实数字强省、数字青岛发展规划,一以贯之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变革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深度耦合,为实现数字强省建设目标贡献青岛力量。
深化流程再造,数字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深化场景拓展,数字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青岛市政务服务一件事12个场景清单
- “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实现20余万学生家长 “零跑腿”;
- “就医付费一件事”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就医付费;
- “惠企资金申请一件事”实现奖补资金免申即享、快速兑现;
- “水电气暖有线与房屋协同过户一件事”实现房屋过户登记一次全办;
- “人才服务一件事”让分散在各部门的在职人才落户、职称资格确认等人才服务事项办理实现信息只需填写一遍、材料上传一套、申请提交一次;
- “人才落户一件事”将公安、人社两部门人才落户业务事项集成为用户视角“一件事”;
- “职工退休一件事”实现退休待遇申请、医保退休待遇资格、公积金提取、独生子女补助等事项联办;
- “出生一件事”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办理等事项一次办好;
- “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通过优化医疗费用报销办理流程,实现参保人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
- “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推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许可证的企业,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实现多个关联证照变更,一并送达;
- “公民身故一件事”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主动注销死亡人员有关证件,主动止付、封存社保类账户,无需逝者家属多次申请办理;
- “社会救助一件事”将司法、教育等部门的救助事项纳入“社会救助一件事”,通过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统一受理救助事项。
青岛市城市运行12个场景清单
场景1:全市一个数字机关
事项描述:为提升机关运行标准化、数字化、协同化、智慧化能力,建设集密码运算、电子签署、身份核验、存证等服务于一体的统一的网上政务综合服务平台、移动端综合服务平台、政府职能运行智能监管平台,通过机关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实现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网上办、掌上办”和政府职能运行全流程监管。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委编办
场景2: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
事项描述:为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质量迭代升级,在市民中心布设多类型数据采集传感器,建设大厅基础设施感知网及数字绩效管理、服务状态监测、窗口压力分析、群众体验流程升级等应用场景,将市民中心升级为能感知、会思考、懂决策的智慧大厅,让政务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
场景3:市场监管一张图
事项描述:围绕市场主体事前、事中、事后一条监管主线,整合相关许可、监管、执法数据,覆盖重点领域监管业务,提升一体化平台支撑能力,绘制市场监管一张图,搭建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场景。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场景4:自然资源规划一张图
事项描述:为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决策管理水平,整合汇聚三维立体自然资源核心数据库,迭代升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数智自然资源”辅助分析与综合决策中心,实现全市自然资源家底展示、三维辅助规划分析、耕地保护监管、地质灾害应急预警管理等领域的一屏纵览、实时调度、智慧防控和科学决策。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场景5:经略海洋一张图
事项描述:为我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基础性支撑与保障,通过建设“经略海洋一张图”政务信息化系统,整合全市海洋数据资源及海洋产业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人才发展、海洋资源管理、海洋行政执法等业务职能,构筑海洋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海洋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海洋发展“一盘棋”、数据资源“一中心”、管理决策“一平台”、产业服务“一窗口”的立体化结构体系,有效提升全市海洋治理效能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牵头单位:市海洋发展局
场景6:生态环境一张网
事项描述:为提升对企服务及生态环境治理质量和水平,以青岛市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云平台为依托,在“三线一单”、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智能监控指挥、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政务公开、环境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推进协同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决策科学化、监管精细化、管理协同化、公共服务便民化的生态环境信息化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场景7:全民健身一张图
事项描述:为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全市全民运动场地、体育设施以及体育赛事等资源,建设涵盖体育政策发布、公共健身场地使用管理、体育场馆管理、赛事发布和组织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培训和管理、体育文化和宣传、体医融合指导、体育产业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助力青岛市全民健身工作开展和体育产业发展。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场景8:城市感知一张网
事项描述:按照国家试点城市建设要求,构建我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建设,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专项应用。汇聚相关领域监测预警成果,完成主城区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地铁和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感知网络覆盖,初步形成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个能力,持续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牵头单位:市应急局
场景9:水务管理一张网
事项描述:为提升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智慧水务基础支撑平台和水务数据中心,整合升级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建设城市生命线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监测预警系统,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税在线监控信息系统等,打造全市“水务管理一张网”,提高防洪减灾、供排水监测、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市水务管理局
场景10:经济运行一张图
事项描述:为提升经济运行“全维度”监测分析能力,汇聚融合各相关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建设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服务平台、产业数字化大数据管理平台等,打造全市经济运行一张图,为经济决策、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牵头单位:市统计局
场景11:政府法治一张网
事项描述: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建立完善全市法治政府基础数据库,建设覆盖市级、区(市)、镇(街)三级智慧化线上支撑平台,实现全市联动的数字化立法、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多级智能化决策和政府法律事务审查、行政执法行为在线监督、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管理和评价,形成“政府法治一张网”。
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场景12:城市数据中枢
事项描述:为提升公共数据应用水平,建设集全市公共数据管理、共享开放和数据安全服务等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形成城市数据中枢。强化数据库数据汇聚能力、海量数据交换能力,实现数据全流程管理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共享应用,助力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和应用创新。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
深化数据赋能,数字生态发展活力尽显
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即两个提质行动,即数字机关提质行动和政务服务提质行动。数字机关提质方面,在机关办文、办会、办事基本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机关事项和办理流程,打造机关内部“一件事”一链协同应用和重点领域多跨综合应用,提升政府机关行政效率。政务服务提质方面,继续推进政务服务 “一件事”和城市运行“一个场景”改革,深入打造“双12”为民服务品牌,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整合便民惠企高频刚需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群众满意度。
“3”即三个赋能项目,即城市云脑赋能、智慧城市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城市云脑赋能方面,进一步完善城市云脑基础数字化能力,打造一体化应用能力服务超市,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智慧城市赋能方面,深入推进“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全域试点工作,深化智慧社区、智慧街区试点示范,累计建成智慧社区、街区数量不少于150个,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智慧生活的舒适与便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方面,积极探索数据立法,力争数据确权和数据交易等关键瓶颈问题取得突破,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1”即一个保障体系,即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进一步理顺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各级财政资金对数字化转型的保障,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完善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