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在安徽东南部,是一处千年郡府之地。这里,因宣纸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便成书于此;这里山水美景称奇,有江南第一诗山之称的敬亭山矗立境内,令人神往。如果说《后汉书》代表着宣城的历史与底蕴,那么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宣城正在用智慧化建设书写历史崭新的篇章。
近年来宣城加快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携手科大讯飞倾力打造宣城城市大脑,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融合协调发展,将“数字化、智慧化”描绘成为宣城之“奇”的另一注脚。
项目时间线
2020年8月,宣城市启动“智慧宣城”建设项目,遵循“边建设、边应用”的总体思路,本着“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部门管理服务,为企业市民服务”的宗旨,与科大讯飞携手推进“城市大脑”平台建设,形成了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方案。
2020年10月,宣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作为业主正式展开宣城市“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公示。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说明:2020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创先争优年”活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评。编制智慧宣城规划,建设“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即在我市现有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平台及社管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数据共建共享,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预算金额:10048万元。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及说明:1.智慧宣城-城市大脑是“宣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宣城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延续和扩展,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本项目需做到数据融合、更新及时、覆盖全面,整体提高宣城市数据接入能力、数据治理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数据共享能力和数据开发能力等。2.本项目在整合政务数据资源基础上,构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文化旅游、环境保护、民生政务、宏观决策等多领域的场景建设。建设内容是基于自然语音识别理解、认知智能、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因此选择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领先、具有丰富建设经验、专业化能力强、本地化服务有保障、参与前期和类似项目建设的供应商,是保障项目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基于声学统计模型的单元挑选语音合成方法、面向声纹鉴定的共振峰自动匹配方法等声纹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是本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本项目由宣城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可保证与“宣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宣城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统一,做到无缝衔接,规避技术风险,确保政务数据安全。科大讯飞拥有国际一流的语音技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语音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及声纹识别等语音技术是本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科大讯飞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在该领域拥有公认的绝对优势,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宣城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科大讯飞全资子公司,是科大讯飞授权在城市大脑领域使用智能语音核心技术的厂商,同时也是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单位,从本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和项目的实施要求来看,宣城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唯一具有承建本项目能力的公司。4.2020年7月28日,宣城市人民政府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协议“(二)AI+城市”—2.共同推进宣城“城市大脑”建设中提出,双方共同建设宣城“城市大脑”,打造富有宣城特色的“城市治理精细化”样板。综上,论证专家组认为:“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一致建议本项目采用单一来源谈判方式采购,并由宣城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
2020年12月,单一来源公示结束,成交金额:97000000.00元。
2021年1月,宣城市“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正式签署合同。合同显示,该项目资金为政府专项债债券方式募集。
2021年7月28日,宣城城市大脑试运行发布会举行。市委书记孔晓宏出席并宣布宣城城市大脑上线试运行。首批推出宏观决策、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民生福祉、文化旅游等领域23个智慧场景,这是宣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全域、全网、全场景智慧城市综合体的宏图正在徐徐绘就。
采购需求
宣城市“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内容涵盖智慧宣城城市大脑建设。项目是基于宣城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建设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通过将专家知识与人工智能进行结合,基于宣城市已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政务数据基础,采用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以机器科学思考判断辅助人工思考,找出潜在规律和联系,进行预测分析,让城市自我发现问题、自动分发处置。本次项目建设内容概括为“1+3+N”工程,即一个城市中台、三个标准体系、N个智慧场景建设。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协同管理的高效智能、城市体征的感知与决策,让城市能够最大程度的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宣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2019年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2020年6月,安徽省发布了《“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5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城市大脑”建设。加快推进各市建设“城市大脑”,大力支持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产业升级应用,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充分释放城市基础设施效能,汇聚整合城市数据资源,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发展模式,实现对城市治理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科学治理,促进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支持各市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应用场景,聚焦群众关注的“城市病”问题,开展典型应用场景试点,切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0年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创先争优年”活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评。编制智慧宣城规划,建设“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宣城城市大脑的建设,是助力智慧宣城发展,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城市运转,协同管控城市治理,精准定位社会服务,实现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的关键。
建设内容如下:
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总体采用“一个城市中台、三个标准体系、N个智慧场景”的1+3+N的框架。以城市发展需求(场景)为牵引,以数据为驱动,运用新型信息技术(AI、5G、大数据等),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城市治理精细化创新。项目建成后立足城市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通过采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城市治理、城市管理、舆情民声等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以城市大数据库、GIS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和大数据能力为基础,分析城市建设的基础现状和实际需求,实现城市运行态势的全面感知、城市治理的高效协同、发展规划的智慧决策以及信息资源的集约共享,最终建立集成-智能-交互的政府治理科学决策支撑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1.一个中台:即“城市大脑中台”,由“城市数据中台”、“城市业务中台”、“城市智慧中枢”、“城市能力开放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组成,为城市智慧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和人工智能能力支撑,便于智慧应用场景快速开发实现,为所有智慧应用场景提供统一、标准、可视化的城市展示界面,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2.三个体系:运营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的组织领导、运行架构、工作管理和运维管理标准。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应用支撑标准规范、信息安全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等多方面标准体系,规范业务系统对接和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在物理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利用市政务云,通过先进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防护手段,保证网络安全、数据存取安全、授权认证安全、系统运行安全。
3.N个场景:结合我市情况,确定了智慧应用场景的六个重点领域,一是城市管理领域,促进传统处置流程向自动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闭环式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动态实时管理;二是社会治理领域,以“利旧”为原则,通过接入公安机关视频监控和楼宇外立面监控摄像头等,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提前预警;三是生态环境领域,通过汇聚分析城市空气、重点污染源等监测点的实时数据,全面掌握全市生态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处置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类问题;四是宏观决策领域,通过三维地图全面直观的展示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市委市政府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五是文化旅游领域,建立全域监测与预警,提升旅游景区及文体场馆的精细化管理力度和科技化管理水平。
技术要求如下:
系统架构要求——智慧宣城城市大脑建设通过数据深化应用,推动数据融合、开放、共享;整合反馈渠道,实现咨询类事件自动答复,处置类事件工单自动生成,提高处置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实时掌握城市运行态势和体征,不断优化城市运营管理水平,与地理信息模型结合,为客户呈现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服务。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采用分层架构的模式,主要包括:城市数据中台、城市智慧中枢、城市业务中台、城市数字孪生、城市能力开放平台和智慧场景应用。
系统部署要求——设计系统的网络拓扑图,负责系统各个组件的安装部署工作,保证系统上线后能够稳定的运行。
系统安全要求——负责系统的安全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体系方案,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考虑安全问题,管理层面上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建设管理和运维管理五个部分来保障,技术层面上,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这五个方面去保障。
实际建设效果
城市大脑,书写宣城之“奇”新注脚。
提笔、蘸墨,掭笔、挥毫…遒劲有力的书法跃然宣纸上。城市大脑的数据汇集、分析、决策、处理,恰与宣纸之上的创作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在宣城,城市大脑通过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采集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可以清晰的“看见”城市的运行状况;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城市大脑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形成决策辅助,并触发处置流程、自动派单的智慧解决路径。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大脑,可以看得见城市痛点,听得见城市需求。当前,宣城城市大脑以“1+2+3+N”的整体框架建设,在宏观决策、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民生福祉、文化旅游等领域已经建设落地智慧场景23个。
走进城市大脑,千年郡府地的数字化答卷
当前,数字化正在成为引领发展的新趋势,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抱数字化,扎根于“数据”土壤中,城市这颗大树才能向阳而生。千年郡府之地宣城精准把握数字机遇,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宣城城市大脑,构建一脑赋能、一码通行、一体运营的“数字宣城”建设发展新模式。以AI作笔 ,数据为墨,宣城城市大脑正在宣纸之上书写着千年郡府之地的数字答卷。
城市大脑,让宣城这座千年古城第一次拥有了对自身事无巨细的感知能力。用精细感知服务精准决策,打造决策驾驶舱应用,依托城市大数据,建设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平台,实现城市各领域问题“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打造“四个一”综合展示平台,对政务服务网、大数据中心、安康码平台、政务云平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高效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指挥调度。
城市大脑,让宣城更加了解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更加懂得从哪里着手让人们感受身边的变化。宣城城市大脑重点打造了惠企政策“一键达”模式,政府财政奖补全流程“一窗汇聚、一窗办理、免申即享”;“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应用通过“我问你答”“你答我改”,为企业群众提供个性化办事指南、材料预审,让政务服务更温馨、更便捷。
城市大脑,让宣城的山水魅力更好的传递展示,让城市性格更鲜明。宣城城市大脑打造的诗意宣城APP,集合了宣城全域旅游景点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可以实现一键规划行程,全程伴游式服务;通过VR技术360°再现城市精华景色,线上畅游敬亭山、皖南川藏线等,足不出户也可身临其境感受宣城美景,也让城市大脑更有本地“人情味”。
驾驶舱里聆听城市心跳,键对键间传递惠民温度,VR眼镜中领略城市美景……一个能感知、有温度、善决策、可成长的智慧新宣城正在持续加载。
城市大脑,打造数字化转型“宣城样板”
发布仪式现场,宣城市长何淳宽表示,一直以来宣城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突破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城市大脑建设为智慧宣城筑基础,未来,宣城将加快构建起大数据产生、汇聚、处理、应用全环节产业生态体系,将宣城打造成为“数字江淮”示范样板、数字经济枢纽城市。
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副局长叶文卿则对宣城城市大脑提出了建设发展的期盼,他希望宣城从数据的融会贯通到应用的百花齐放,从上下兼顾的统筹到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深入探索城市大脑迭代升级新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丰富经验和有益参考。”
作为宣城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方——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表示,宣城城市大脑建设不但考虑了技术的创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实用性,以及重点照顾老百姓的应用体验。未来希望通过城市大脑,助力宣城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从城市生活各领域的智慧场景,到对城市大脑顶层规划的现场展望,未来宣城在今日得以预见,那将是一个AI与管理、服务、产业高度融合的未来,将是一个更有温度、更加智慧的城市。
发布会上,宣城城建集团与科大讯飞组建的合资公司——宣城城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揭牌仪式,双方将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宣城和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大会还举行了专家论坛,中国信通院规划所数字孪生城市中心主任张育熊、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徐立等专家学者,围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主题演讲,探讨智慧城市发展方向、路径。
城市大脑,有宏观决策的“智商”,也有人文关怀的“情商”。
城市大脑的打造,让宣城这座千年古城第一次拥有了对城市事无巨细的感知能力,对于决策者而言,精细感知就意味着精准决策。
宣城城市大脑重点打造了决策驾驶舱应用,依托城市大数据,为领导提供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服务,让城市管理者实时感知城市脉搏,面对城市各领域问题,实现“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
如果说驾驶舱为市领导提供了洞察市情,实时决策的辅助工具,那么“四个一”系统则提供了统筹智慧城市信息化的决策支撑工具。通过对政务服务网、大数据中心、安康码平台、政务云平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高效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指挥调度。
当然,城市大脑赋能下的城市运行管理并不只有数据展示出的冰冷感,相反,他让管理者更加知道百姓和企业诉求,更加懂得从哪里着手让人们感知大脑所带来的生活改变。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宣城城市大脑重点打造了惠企政策“一键达”模式,各级政府财政奖补全流程“一窗汇聚、一窗办理、免申即享”, 让“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助企服务精准直达,政策红包秒兑现。
针对政务服务办事难的问题,宣城城市大脑打造了“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应用,通过“我问你答”情景引导,生成个性化办事指南;通过“你答我改”为企业群众提供材料预审,助力申请一次通过。针对新生儿的出生证明、户籍申报等各项证件办理难问题,城市大脑打造了“出生一件事”应用,上线后只需填1次表,跑1次窗口,就可以实现5个事项的办理。通过城市大脑的应用,宣城将服务触角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对键”。
告别千城一面,保留城市性格。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山水园林城市,宣城集中了皖地的清新灵秀之美与文化厚重之蕴。对于这样一座特点鲜明的城市,城市大脑的建设不能按照标准模板打造,而要结合本地风土人情进行定制化的规划。
宣城城市大脑,便是以宣城丰富的文旅资源作为突破口,打造了诸多基于AI应用的的特色旅游服务场景,让城市大脑更有本地“人情味”,也让宣城的山水魅力得以更好的展示。
宣城城市大脑打造的诗意宣城app,集合了宣城全域旅游景点的吃、住、行、游、购、娱信息,可以实现一键规划行程,全程伴游式服务;通过VR技术360°再现精华景色,如敬亭山、皖南川藏线等,足不出户也可身临其境感受宣城美景。
宣城“城市大脑”重点打造的决策驾驶舱应用,依托城市大数据,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服务,目前,决策驾驶舱已汇集39个市直单位,342项指标,并构建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和生态文明5大领域指标体系,16个主题。针对核心专题进行数据建模,用高频数据预测低频指标,对指标“低于考核值”“异常波动”等事件进行预警。城市管理者实时感知城市脉搏,面对城市各领域问题,实现“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
城市大脑的打造,让宣城这座千年古城第一次拥有了对城市事无巨细的感知能力,通过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采集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可以清晰的“看见”城市的运行状况;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城市大脑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形成决策辅助,并触发处置流程、自动派单的智慧解决路径。
宣城市城市图景
智慧场景示例
迎接新生命,是许多家庭最幸福的瞬间。今年夏天,安徽宣城汪先生一家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喜悦,孩子一出生,汪先生就开始着手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申领社保卡、疫苗接种证等各类事务,如今在宣城,通过办理事项的流程再造,公安、人社、卫健、医保相关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汪先生在医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同时,通过“皖事通”的“出生一件事”即可“一表申请”要办理的所有事项,系统帮助完成后续所有事项的办理。系统在办理事项的同时,还会将办理进度及时推送消息告知用户,汪先生每完成一步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而在从前,新生儿父母需要跑至少5个地方,每次都要去了解准备哪些材料,材料准备不足还要来回跑,耗时流程长,繁琐的手续难住了很多初为父母的家庭。
通过打通数据和流程再造,宣城实现了把出生5件事,变成出生1件事。
这也掀开了安徽宣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角。
《数字宣城十四五规划》中,宣城提出建设城市大脑,全面赋能城市治理、产业经济和公共服务业务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
“能感知、会思考、可成长、有温度”,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用智慧化建设书写崭新的篇章,迎接“新生”。
全国首创: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
“以前跑断腿,现在动动手指做选择题,按照系统结果准备材料就可以了。”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法人邬先生向记者表示。近日,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宣城,这家公司通过“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的企业开办模块,完成了宣城分公司企业登记,营业执照的办理。
邬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注册公司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不熟悉流程,带着一堆材料原件、复印件去申报,办理过程需不断的咨询窗口的办事人员,还容易因为带错材料跑好几趟,整个流程走完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现在,通过“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的“你问我答”,几分钟就能得知企业注册过程中需要办理的事项和要准备的材料,我提前准备好,在线提交后平台在线审核,如果材料有问题,还可以及时修改。准备好准确的材料后一个星期就可以办完流程,非常方便、贴心。
7月16日,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宣城航天宏图”通过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完成了企业开办
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宣城在全国首创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通过流程再造、智能问答和数据整合构建“最先模式”。
宣城市数据资源局副局长江龙球介绍,办事开头难,老百姓办事最烦心的地方通常都发生在申请阶段,这“最先一公里”难在服务事项定位、申请材料准备难、申请表单填写难和办事流程的走通,政务办事时为了避免遗漏,会列举所有情况下可能用到的材料,如“企业开办”所需材料就达11份之多,具体哪些是必须要提交的,群众很难判断。而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的“我问你答”教群众会办事,问几句话量身定制办事流程,“你答我改”,帮群众办好事,材料一次过,少跑冤枉路。
未来,借助“城市大脑”,有越来越多的实用、好用的办事场景将在宣城落地。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
看得见城市痛点,听得见城市需求。用制度和技术的办法倒逼政府营商环境改革,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是宣城城市智慧化发展追求的目标。
“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产品总监张喆介绍,很多优惠政策企业没听说过,且政策出自多个部门,相关文件内容极为丰富,企业对政策摸不准、吃不透,申报材料不过关,影响了申请效果。惠企政策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企业“看得见,摸不着”,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有些时候,新政策、新规定、新办法都有了,民营企业看得见却进不去也拿不到。
基于城市大脑的大数据能力,“城市大脑”将企业的情况和政策的条件进行匹配,发现具备或即将具备条件的政策。部分政策不用申报,条件具备即可享受,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皖事通将消息通知到企业负责人,真正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宣企快办平台目前已汇聚了3个单位的37项惠企政策,具备线上办理条件的可以在线一站申请。
文旅新生命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山水园林城市,宣城集中了皖南的清新灵秀之美与文化厚重之蕴。对于这样一座特点鲜明的城市,城市大脑的建设没有仅仅按照标准模板打造,而是结合本地风土人情进行定制化的规划。
宣城城市大脑以宣城丰富的文旅资源作为突破口,打造了诸多基于AI应用的的特色旅游服务场景,让城市大脑更有本地“人情味”,也让宣城的山水魅力得以更好的展示。
7月12日,“诗意宣城”已在皖事通上线。这是宣城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游客服务的平台,宣城全域旅游景点得以一键规划、全程陪伴。
“诗意宣城”设置一码通、热门路线、景区预约、智能导览等10个旅游便民模块,为游客提供详细信息。以“智能导览”为例,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全景展示、语音讲解、路线规划、信息传递 等一体化智慧导览服务。
“智慧宣城城市大脑”项目产品总监张喆认为,当前,市面上大多互联网旅游应用更专注流量获取,只推荐热门网红景区,比如皖南川藏线沿途的各景点,压力已经很大了,但依然被持续引流,而未被充分开发的优质资源及“旅游扶贫” 项目们游客却不了解,如何及时、合理的对游客引流,调配旅游建设投入,成为新的挑战。“‘诗意宣城’里覆盖了宣城市所有景点,像当地朋友一样推荐‘真正具有旅行体验’的好地方。它也像一位专业导游,帮游客预约景点,在游览过程中做景点讲解,帮助游客规划好在哪吃,在哪住,在哪玩。”
宣城“城市大脑”还同步建设完成了客源结构综合分析平台,设立了宣城旅游总体概况、景区排名分析、游客画像、未入景区游客、客源地分析五大分析模块,更好的服务来宣游客。“诗和远方” 还需安全护航,在文化旅游领域,宣城正在着手进行景区危险区域监测的应用建设,通过智能精准监测,实现事中干预,事后跟踪。目前已完成敬亭山景区的点位设计,正在推进施工以及网络对接。
张喆表示,文旅大脑作为城市大脑的一部分,连接起文化旅游的所有相关部门,为场景化解决、数据与多业务协同提供平台,并发挥中枢系统的关键作用,实现文化旅游服务“整体智治”的政府高效工作。
既有宏观决策的“智商”,也有人文关怀的“情商”
城市大脑,有宏观决策的“智商”,也有人文关怀的“情商”。
对于决策者而言,精细感知就意味着精准决策。宣城“城市大脑”重点打造的决策驾驶舱应用,依托城市大数据,为领导提供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服务,目前,决策驾驶舱已汇集39个市直单位,342项指标,并构建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和生态文明5大领域指标体系,16个主题。针对核心专题进行数据建模,用高频数据预测低频指标,对指标“低于考核值”“异常波动”等事件进行预警。城市管理者实时感知城市脉搏,面对城市各领域问题,实现“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
宣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汪磊峰表示,城市大脑的打造,让宣城这座千年古城第一次拥有了对城市事无巨细的感知能力,通过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采集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可以清晰的“看见”城市的运行状况;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城市大脑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形成决策辅助,并触发处置流程、自动派单的智慧解决路径。
城市大脑赋能下的城市运行管理并不只有数据展示出的冰冷感,相反,他让管理者更了解百姓和企业诉求,更加懂得从哪里着手让人们感知大脑所带来的生活改变。
“未来,我们在现有数据资源、政务服务平台及社管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数据共建共享,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汪磊峰说。
【END】